成,父亲就会听后母的话把我送去庄子上,你想想吧,到时候难道你能独善其身?你想去那等荒凉的地方过日子吗?”
当然不想了,杏姑慌忙摇头,神情慌张。
“是了,你既然知道,现在就是我们唯一的机会,抓住这个机会,我们便能得到我们想要的。哪怕最后不能成功嫁给徐二公子,抓住这个把柄,也能让徐家给我们寻一个前程了,傻姑娘,相信我,我们只能如此。”
杏姑被她说的点头,但是还是有些惧怕的问:“那姑娘,我们该怎么办?”
怎么去害一个要在宫里的人啊?
贺二笑了笑。
有办法的,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。
她说:“你先去想法子打听打听朱家,他们如今没有根基,底下用人杂七杂八,我就不信是铁桶一块,先把他们情况打听清楚,回来我再想法子,只是一定要小心些,别被别人发现了端倪,坏了大事。”
杏姑揣着一颗快蹦出来的心点头,紧张的拿了银子,想法子溜出去了。
机会
因为马上就要过年,因此虽然嘉平帝发了话让朱元就留在宫中陪伴太后解闷,但是太后还是叫朱元先出宫等到年后再进宫来。
这也是体贴朱元的意思-----她是知道朱元要开酒楼的。
朱元明白太后的好意,心里松了口气,拜谢过太后之后就被翁姑送出来。
翁姑对她比之前又亲近两分,看着那些赏赐装上了马车,笑意盈盈的拉着她的手意味深长的道:“朱姑娘,我知道您是个有大志向的人,但愿您跟您母亲不一样。”
寻常人是不会这么说话的,翁姑这番话简直是在明晃晃的说她的母亲是个弱者,朱元看向她,一怔。
翁姑便笑了,拍了拍她的手背:“太后娘娘喜欢你母亲,但是召她进宫,给了她无限的荣宠之外,也给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艰难,你的母亲……到底是太善良了。匹夫无罪怀璧其罪,朱姑娘,你想一想,你跟你母亲当年的处境比起来,甚至还要不如-----你母亲至少当时父亲丈夫皆是官身,可饶是如此,也得了不少的嫉妒,何况是你如今?”
朱元明白了翁姑的意思,也听得出翁姑话里的善意。
事实上她一开始迟疑也是有同样的担忧,枪打出头鸟的道理她一直都是懂的。
现在宫中正在给诸位公主选择伴读,而这些伴读的要求一个个的都极高,除了家世之外,本人的人品乃至于学识名声都是考察的重要因素。
连皇商家里的女孩子也只不过能当个末流,中选希望微末。
她上一世能够进宫陪伴太后纯粹是因为她是襄王的继室,又已经出嫁并无权柄,只不过是个逗趣的玩意儿,所以并没有太多人来折腾她。
可是这一世却不同。
嘉平帝亲自点名要她进宫陪伴太后的。
这是一把双刃剑,留宫的机会用的好了,那她之前所担心的许多事都会迎刃而解,甚至连朱景先还有付家人的前程危机都能解决,而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-----一个不慎,她都可能在这深宫中被吃的骨头都留不下来。
她回头看了一眼这雕梁画柱,雄伟至极的宫城,恍惚间觉得这一座座宫殿都是张口即将吞噬人的野兽。
这是她不曾接触过的领域,可是她并没有后退的意思。
她的人生中从来没有不战而退四个字。
“多谢姑姑指点。”朱元言简意赅,谢过了翁姑的提醒:“我一定会谨言慎行,好好的陪伴太后娘娘。”
翁姑松了口气。
她是知道朱元的,那股子狠劲儿隔着眼神也能让你打个冷颤,当初被豹子扑在身下都没见她慌张过。
但是在这世上活着,真不是逞凶斗狠就能够的。
谁能一个人活着呢?连九五之尊也不能,既然朱元已经留宫了,并且还是被嘉平帝点明了要陪伴太后的,翁姑当然希望朱元不要再做出太多惊世骇俗的事,能够平平安安的度过这段时间。
太后跟嘉平帝关系微妙,再也禁不起折腾了。
现在看来,朱元果然是个明白人,明白人好啊,明白人就能说得通道理,说得通道理就好。
她笑了笑目送着朱元出了宫门,才原路回来。
而她回去的时候,卫皇后已经在太后宫中了。
卫皇后刚听说朱元留宫的事,忍不住皱了皱眉头:“母后抬举她,给她些赏赐也就是了,何必让她留在宫里?她名声本就不好……”
说起这件事,卫皇后有些气闷:“还有庭川也是,跟他说了几遍,不要跟朱元有太多往来,可是铜川就是不听。”
太后知道卫皇后是对当年的事情仍有心结,并不跟她多说朱元的事,只是说:“他身体不好,你就少说些也不会如何,这次的事原本不是他的过错,皇帝不分青红皂白训斥他一顿,你还要跟着添乱吗?”
卫皇后面色一变。
她跟皇帝的关系并没有因为盛贵妃的消沉而改变什